新衙门建于清朝光绪初年,由仙塘潘氏十五世潘宝忠建成,因其诰赠为“通奉大夫”,并与“老衙门”相对而言,所以当地村民习惯把它叫做“新衙门”。新衙门属典型客家三进院落式府第建筑,内设有地道入口,可直通古炮楼;中厅左右上方花窗镂雕有“富”“贵”两字;门前有马厩和屋前的“关公刀”池塘风水阵。
据说,当年新衙门的主人潘宝忠善于经营,积累了宠大家族财富,他钟情于这块“风水宝地”,为了化解对面远山的“剑煞邪气”,便令人在门前挖土引水,建造了一口形似一把“关公刀”的池塘,造型栩栩如生,犹如一把握在手里、横于胸前威武无比的“关公青龙偃月刀”。
据考证,光绪三年,潘宝忠的儿子潘维藏捐同知,光绪二十三年潘宝忠的孙子潘风廉捐光禄寺署正加八级,诰赠“通奉大夫”,并追封诰赠上三代,因此立有“四世二品”牌匾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