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塘学校原址祖屋建于光绪末年,校门为青麻石门,门楣上方分别刻有“福”和“贵”两字,代表读书有福、读书求贵。校门左右设有2个石门墩,门墩上石刻的图案为“麟吐玉书”,表示此处有圣贤杰出人士之降生的寓意。在建国初期,当地有一老支书十分尊师重教,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开展农村“扫盲”运动,主动提出将自家祖屋上交组织,建立了仙塘当时第一所“扫盲学校”,建校后仙塘学校一度成为潘氏后人读书识字、明理进步的理想摇篮,该学校也被当地村民赞誉为“新柳溪书院”,培育了一大批爱国爱民爱家乡的潘氏后人。